【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】謝康:深入虎穴的偵察員

07月11日 15:22

謝康(1922年—1949年),千燈鎮(zhèn)吳家橋人,出生于一戶木匠人家。他1940年參加革命,翌年入黨,長期從事偵察工作,多次深入虎穴,出色地完成任務。昆山解放后,他不幸被武裝匪特偷襲,壯烈犧牲!

  

謝康是千燈地區(qū)地下黨的早期黨員之一。1940年10月中共淞滬中心縣委成立后,派出了大批民運干部,分赴各地宣傳發(fā)動群眾,開展抗日和剿匪活動。18歲的謝康,在民運干部后明輝的啟發(fā)教育下,毅然參加了秘密的抗日組織,并于1941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。翌年冬,他在父母的催促下簡單地辦了婚事,但因秘密工作的需要,他婚后很少在家,始終堅持在反抗日偽“清鄉(xiāng)”的隱蔽戰(zhàn)線上。

 

1943年夏,謝康根據黨組織的安排,參加了重組的昆山游擊隊。此后,隨著抗日武裝斗爭形勢的不斷發(fā)展,昆山游擊隊先后改編為浦西支隊一中隊、淞滬支隊黃山部隊、千燈區(qū)中隊。在此期間,謝康一直負責偵察工作,與戰(zhàn)友們一起身穿便衣、內藏短槍,深入到張浦、千燈、吳家橋、陶家橋等地區(qū),偵察日偽軍和特工隊的活動情況。由于他提供的準確情報,游擊隊多次成功襲擊日偽軍據點。

  

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,按照《雙十協(xié)定》,新四軍北撤。組織上安排謝康和其他10多位同志留下,成立昆南黨小組,堅持黨的地下斗爭。謝康為黨小組負責人,歸屬淞滬工委領導。在此后的崢嶸歲月里,謝康負責的昆南黨小組積極團結青年農民、店員、學徒和抗日時期的一部分老游擊隊員,與國民黨反動派開展抗租、抗稅、抗丁的“三抗”斗爭,還組建了秘密的武裝小組,展開小規(guī)模的夜間游擊活動,并以中國人民解放軍“三抗”中隊的名義,警告國民黨鄉(xiāng)長、自衛(wèi)隊隊長不得抓丁逼租,不得欺壓百姓,迫使反動勢力有所收斂。這期間,謝康多次躲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抓捕。

  

1949年5月,謝康悄悄地回到家中看望母親、妻子和兒女,深情地說:“我們的親爹娘就要來了!”婆媳倆一時不明白他說話的含意,他接著說:“我們窮人的親爹娘就是共產黨、解放軍,老百姓徹底翻身的日子就要到來了!”

  

1949年5月13日,昆山解放,謝康被任命為茜墩區(qū)(今千燈鎮(zhèn)地區(qū))石浦鄉(xiāng)副鄉(xiāng)長。人民政權剛建立,百廢待興,當時的首要任務是征收夏糧,支援鞏固新政權的建設。7月16日下午,謝康到白庵頭村召開群眾大會,傳達和部署夏糧征收工作,忙到晚上后便去了胞妹家吃飯。不料一伙武裝匪特得知消息后,搖船趕到了白庵頭村,上岸后直奔謝康的胞妹家,用槍逼走群眾,向謝康射擊。謝康當即遇害犧牲,時年27歲。不久,縣公安局就抓獲匪特,并在千燈處決,以告慰英靈。


來源 | 昆山檔案

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)及本頁鏈接。

原文鏈接:http://m.ic2gsw.cn/news/detail/257333